马来西亚的经济

    来源:宇青留学    编辑:刘旺    点击: 729 次
上世纪70年代前,经济以农业为主,依赖初级产品出口。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,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,电子业、制造业、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。同时实施马来民族和原住民优先的“新经济政策”,旨在实现消除贫困、重组社会的目标。  

上世纪70年代前,经济以农业为主,依赖初级产品出口。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,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,电子业、制造业、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。同时实施马来民族和原住民优先的“新经济政策”,旨在实现消除贫困、重组社会的目标。

 

  80年代中期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,经济一度下滑,后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等措施,经济明显好转。1987年起,经济连续10年保持8%以上的高速增长。1991年提出“2020宏愿”的跨世纪发展战略,旨在于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。重视发展高科技,启动了“多媒体超级走廊”、“生物谷”等项目。近年来,通过稳定汇率、重组银行企业债务、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,经济取得较快增长。巴达维上任后,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,着力控制财政赤字,取消了一批耗资巨大的形象工程,将重点转向农业等基础产业建设,带动乡村发展。积极推动消费和投资,把私营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支柱。鼓励发展旅游、教育事业,实现经济多元化。2006年4月,马政府第九个五年计划(2006~2010年)获得国会通过,其主题是“共同迈向卓越、辉煌和昌盛”,施政重点是降低财政赤字,加强人力资源开发,加大农业投入,扶持中小企业,推动旅游业发展。2006年马主要经济数字如下:

 

  国内生产总值:5427.66亿令吉。

 

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:5.9%。

 

  货币名称:令吉(Ringgit)。

 

  汇率:1美元=3.6 令吉(浮动汇率)。

 

  通货膨胀率:3.6%。

 

  失业率:3.8%。

 

  资源

 

  自然资源丰富。橡胶棕油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。曾是世界产大国,但近年来产量逐年减少,2004年锡产量为3500吨。截至2005年1月1日,马来西亚石油天然气总储量为194.9亿桶,可供分别开采19年和33年。此外还有铁、金、钨、煤、铝土、锰等矿产。盛产热带硬木。

 

  工业

 

  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,重点发展电子、汽车、钢铁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。2006年制造业销售收入5113亿林吉特,增长11.2%,;就业人数108万。

 

  矿业

 

  以锡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为主,2005年矿业总产值估计为176.32亿林吉特,增长0.8%。近几年矿产品产量如下:

 

  2004 2005 2006

 

  石油(万桶/日) 76.23 70.4 70

 

  液化天然气(万吨) 2072.9 2194.8 2300

 

  锡(万吨) 0.27 0.29

 

  (资料来源:马来西亚统计局)

 

  农牧渔林业

 

  耕地面积约414万公顷,占可耕地面积的30.6%。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,主要有油棕、橡胶、热带水果等。稻米自给率为60%。2005年农、牧、渔、林业总产值为221.42亿林吉特,增长4.8%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.45%。近几年主要农、林产品产量如下:(单位:万吨):

 

  2004 2005 2006*

 

  棕油 1345.0 1496.07 1588

 

  橡胶 116.87 112.6 126

 

  水稻 226.4 224

 

  原木(千立方米) 22039 22119 21180

 

  * 为估计数字。

 

  (资料来源:马来西亚统计局)

 

  盛产热带林木。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,近年来深海捕捞和养殖业有所发展。2001年水产产量估计为122.58万吨,2002年同比减产1.7%。

 

  服务业

 

  范围广泛,包括水、电、交通、通讯、批发、零售、饭店、餐馆、金融、保险、不动产及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等。70年代以来,马政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,使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,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之一。2005年服务业增长6.5%,就业人数约535.36万,占全国就业人口的50.76%,是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。自1996年设立“多媒体超级走廊”以来,创造了超过4万个就业机会。截至2006年7月,多媒体超级走廊内1552家注册公司销售收入约60亿林吉特。近几年服务业产值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如下:

 

  2003 2004 2005

 

  产值(亿令吉)1335.31 1415.34 1511.44

 

  占国内生产总值 57.6% 57.1% 57.7%

 

  (资料来源:马来西亚统计局)

 

  旅游业

 

  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,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。1990年和1994年举办两届马来西亚观光年。拥有饭店约1878家,饭店入住率55.3%。主要旅游点有:吉隆坡、云顶、槟城、马六甲、浮罗交怡岛、刁曼岛热浪岛邦咯岛等。2006年赴马外国游客人数达1754万人次,同比增长6.8%,旅游外汇收入360.2亿林吉特。

 

  交通运输

 

  全国有良好的公路网,公路和铁路主要干线贯穿马来半岛南北,航空业亦较发达。

 

  公路:2003年全国公路总长75893公里。截至2005年底,注册交通工具1480万辆。

 

  铁路:2003年总长2267公里,主要贯穿马来半岛。

 

  水运:内河运输不发达,海运80%以上依赖外航。共有各类船只1008艘,其中100吨位以上的注册商船508艘,注册总吨位175.5万吨;远洋船只50艘。共有19个港口。近年来大力发展远洋运输和港口建设,主要航运公司为马来西亚国际船务公司,主要港口有巴生、槟城、关丹新山古晋和纳闽等。

 

  空运:民航主要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经营,有飞机110余架,辟有航线113条,其中80条为国际航线。1996年11月,第二家航空公司——亚洲航空公司投入运营。全国共有机场37个,其中有5个国际机场:吉隆坡国际机场、槟城、浮罗交怡、哥打基那巴鲁和古晋。

 

  财政金融

 

  2006年9月,马政府向国会提交2007年度财政预算案,其中总收入1348亿林吉特,总支出1594亿林吉特,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6年的3.5%降至2007年的3.4%。近几年联邦政府财政收支情况如下(单位:亿令吉):

 

  2004 2005 2006

 

  收入 993.97 1058.56 1184

 

  支出 1193.11 1245.4 1368

 

  盈余 -199.14 -186.84 184

 

  (资料来源:马来西亚财政部2006/2007年度经济报告)

 

  截至2006年底,外债总额512亿美元。截至2007年3月,马外汇储备为873亿美元,是短期外债的9.1倍,可支付进口8.1个月。

 

  对外贸易

 

  现为世界第18大贸易国。2006年主要出口电子电器(占总出口的47.7%)、棕榈油(5.5%)、原油(5.4%)、木材产品(4.0%)、天然气(4.0%)和石油产品(3.2%),主要出口市场为:美国、新加坡、欧洲联盟、日本和中国。主要进口机械运输设备、食品、烟草和燃料等。近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(单位:亿林吉特):

 

  2004 2005 2006

 

  总 额 8803.7 9677.98 10694.42

 

  进口额 3996.5 4340.1 4804.93

 

  出口额 4807.2 5337.88 5889.49

 

  差 额 810.7 997.78 1084.56

 

  (资料来源:马贸工部经济数字)

 

  外国资本

 

  大力吸引外资。2003年外国投资总计156亿林吉特,增长35%;2004年为131亿林吉特,下降16%;2005年为179亿令吉,增长37%;2006年为202亿林吉特,主要外资来源地为日本、荷兰、澳大利亚、美国和新加坡。

 

  人民生活

 

  根据马财政部统计,截至2003年8月,马个人存款占银行存款总额58%,年增长率6%。根据马能源、通讯和多媒体部统计,截至2004年6月,固定电话用户454.7万人;移动电话用户1239.8万人,城市和乡村中的固定电话拥有率为23%和12%,移动电话拥有率为53%和12%。截至2006年4月,马电脑用户420万人,互联网使用人数占40%。

 

  根据马卫生部统计,2003年,全国平均每1377人1名医生,共有病床34089张。2006年人均寿命男性为71.8岁,女性为76.3岁,婴儿死亡率6.6‰。


分享到: